远景,从自身碳中和到零碳技术伙伴

创建时间:2023-08-13 15:17

 

远景在自身碳中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正在向供应链、跨界企业推广

 

文|韩舒淋

编辑|马克

2023年6月,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发布《2023远景零碳行动报告》,宣布远景科技集团成功实现了2022年运营碳中和,成为全球最早实现运营碳中和的科技企业之一。

所谓运营碳中和,指的是《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中所划定的范围1、范围2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范围1、范围2的排放包括企业经营直接产生的碳排放和外购能源产生的碳排放。

远景还设立目标,要在2028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也就是范围1、2、3都实现碳中和,范围3包括所有其他间接碳排放,其中主要是供应链企业的碳排放。

远景从风机业务起家,如今其主要业务包括远景能源(智能风电、储能技术和绿氢解决方案)、远景动力(动力电池)、远景智能(智能物联网)三大板块。

创立之初,远景在业内就以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利用数字化和软件技术而闻名,从风电、光伏的运维管理、预测软件,到之后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数字化技术一直是远景的投入重点。

远景是业界较早设立自身碳中和目标的企业,并且在自己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将减碳能力商业化,跨界帮助其他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大到互联网、工业巨头,小到创业公司都开始瞄准帮助其他公司减碳的商机,尽管这一市场离爆发甚至成熟还非常远,但在远景看来,由于其自身就是能源行业专家,除了能碳管理相关的数字能力,还有新能源发电侧、储能侧等能源管理的应用,还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能力。

液冷储能系统

 
 
远景如何实现自身碳中和

远景2021年4月宣布其运营碳中和目标,不到两年就实现了自身运营的碳中和,这既与其准备时间早有关,也与其技术积累有关。

早在2019年,远景就加入了“RE100 (100% Renewable Electricity)”倡议,承诺2025年实现100%的绿色电力消费,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加入此倡议的企业。加入RE100的企业必须公开承诺:在2050年前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按照要求每年披露用电数据和目标进展情况。

根据远景发布的《2023远景零碳行动报告》,2022年,远景直接排放(范围1)和采购电力、热力相关间接排放(范围2)共有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大头是外购蒸汽与热力排放,占范围1、范围2总排放的85%。具体到业务板块来看,远景动力的运营碳排放占到85%,远景能源运营排放占10%。

为了减少潜在的碳排放,远景采取了三大减排措施。

一是提高能效,节能是第一大能源。在风机厂,通过轻量化设计、模块化生产在源头提高效率、减少碳排放。优化车间布局,单台风机主机生产的行车使用节能1535度电,通过定制化能效更高的主轴加热设备,生产单台主机节能78度电。

二是工厂现场使用可再生能源。截至2022年底,远景在厂区内有35兆瓦风机和4兆瓦光伏投入使用,2023年还规划了超过49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三是绿电和绿证投资交易。现场的资源有限,往往无法通过现场的可再生能源完全覆盖能源需求,因此远景在场外投资和购买绿电、绿证。2022年,远景场外的可再生能源有60%的绿电来自自行投资的可再生能源项目,10%来自绿电交易,30%来自获取绿证。

远景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企业绿电使用比例从3%提高到94%。

通过这些措施,依然有约4.6万吨碳排放无法通过短期措施减排,远景通过资助VCS标准(自愿核证碳标准)下碳避免和碳消除方式实现碳中和。换言之,对于目前无法消除的碳排放,通过购买符合标准的减排量以碳抵消的方式来实现减排。这背后,有远景自己开发的方舟碳管理系统进行碳信用额度的采购、核销和分配,避免出现重复声明和计算。

整个过程也不能自说自话,远景表示,其运营碳中和获得了第三方机构基于PAS2060的认证。PAS2060是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和发布的如何证明碳中和的规范标准。远景不同业务板块分别获得了碳信托(Carbon Trust)和必维集团(Bureau Veritas)的认证。

综合来看,在远景2022年的营收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其碳排放基准约为25.5万吨。减排是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路径,三大减排措施减少了约20.9万吨碳排放,贡献超过80%,其余通过碳抵消来实现。

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对《财经》介绍,远景减碳的方法论可总结为MAOC四个字母。

M是核算(measurement),通过数字化、物联网的手段对表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一方面可以跟踪能耗,一方面可以计算碳排放。通过标准化的流程界定企业运行的边界、核算方式和标准,识别电力、天然气等主要排放源。

A是减排(abatement),第一是节能减排,第二是在现场的绿电,第三是采购绿电、绿证。这也正是远景减排的三大措施。

O是抵消(offset),通过盘查和减排措施,一般无法实现完全碳中和,需要通过购买碳信用、碳汇等方式来抵消剩余的排放。

C是认证(certificate),需要有第三方权威的机构对整个过程进行认证。

孙捷介绍,这套方法论的背后,是通过方舟碳管理系统来支持。

首先在核算环节,对于不同行业碳排放核算(carbon accounting)的逻辑方法论,其方舟的软件工具经过了必维的认证。

第二步,对于数据来源,一部分可以直接连接到平台,不能直接连接的需要交叉验证,譬如用户输入的数据,需要提供账单等证明物。

第三步,对于计算出的结果,认证机构也需要进行核查,一般是基于方舟平台的数据来进行。所有数据和支持性文件直接从方舟碳管理系统导出,支持核查机构进行快速数据验证,大大缩短核查和发证的周期,相比传统的碳盘查和碳核查方式,有效节约了超过60%的时间。

技术上的储备背后,还需要机制的调整。在现阶段,企业做到碳中和是一个需要投入的举动。那么如何测算和决策?

孙捷对《财经》介绍,远景内部有自己的碳定价,是远景自己来做减碳投资决策的参考,比如到底是用天然气锅炉还是绿电,通过把碳价折算进来再进行比较,从而在决策时就考虑到未来碳排放的影响和风险。

 
 
从运营碳中和到全价值链碳中和

在自身实现运营碳中和之后,远景的下一个目标是到2028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也即范围1、2、3都实现碳中和。

对任何企业,实现范围3的碳中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意味着对自己的供应链企业提出碳中和的要求。一般而言,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才能有这样的话语权向上游供应商提可持续的要求,比如科技公司苹果、头部欧洲车企等,都在结合自身的碳中和目标,要求供应商在绿电使用、可持续、碳中和等相关指标上达到其要求。

远景也正在如此要求供应商。

根据其2023年的零碳行动报告,2022年,远景科技集团全价值链的碳排放约为311万吨,其中98%来自范围3的碳排放,约为306万吨。具体到业务板块,风机业务为主的远景能源范围3排放依然是最大头,占比75.5%,其次是电池业务的远景动力,范围3排放占比24%。

为了完成供应链减排目标,2022年,远景能源启动了绿色供应链项目,对重点供应商提出三大目标:100%无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依托方舟碳管理系统2023年底完成100%碳盘查,2025年重点供应商实现100%绿电生产制造。

将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产品化,然后去帮助其他企业,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常见的商业路径。

远景开发的方舟碳管理系统,正是减碳这一新业务的载体,它一方面是远景自己减碳的平台,同时也在对外拓展供应商和不同领域的客户,成为其“零碳技术伙伴”。它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碳管理,模拟和优化减排路径,并帮助企业进行绿电、国际绿证、碳汇等碳信用交易。

对于开发碳管理产品的初衷,孙捷对《财经》记者表示:第一,远景有自己的风机、电池、储能等各种实业,自身面临巨大的减碳压力;第二,远景的业务在海外广泛布局,未来或将面临外国相关要求甚至碳关税的挑战;第三,远景作为一家绿色科技企业立足,就理应致力于为合作伙伴提供绿色、低碳、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远景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已经有超过150家重点供应商通过远景方舟碳管理系统进行碳披露和碳管理。

孙捷强调,方舟碳管理系统不仅仅为企业计算碳排,还要帮企业管碳、减碳。基于自身在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远景提供绿色权益交易、新能源投资机会、节能改造、运输车辆油改电、充电桩改造等多种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系统性减碳。

事实上,这一商业模式与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商业场景有颇多相似之处。工厂、企业需要各种数字化工具来实现降本增效或者智能制造,但是所谓“赋能者”不能仅仅是提供数字化软件工具,更是需要结合不同企业、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具备提供落地服务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从自身碳中和到零碳技术伙伴

在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协助供应商一同实现2028年全价值链碳中和的基础上,远景已经开始将其开发的减碳技术能力开始对外输出,跨界到不同行业。

2022年,国内新消费企业元气森林与远景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了元气森林首款碳中和气泡水,并打造“零碳工厂”。

这一跨界的背后,远景提供了能源和碳管理工具、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绿电绿证采购及碳抵消的各种工具,远景帮助元气森林在工厂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40多万平方米的屋顶装机46兆瓦分布式光伏。

和之前面向企业的减碳不同,声明具体产品是零碳产品,也有自己的方法论。孙捷表示,组织碳、产品碳和供应链碳三位一体的碳管理方式,其方法论可总结为“算管减零”。

所谓算,对产品一般包括LCA(生命周期评估)的计算,EPD(环境产品声明)的计算,其中不止包括碳数据,还包括能源、水、废弃物等环境相关数据;管,在计算完成之后,找到主要的排放源,去着重管理;减,减少主要排放源的排放;零,通过这些举措,做出零碳产品。与元气森林的合作,就是经过这些步骤来达成。

在有的跨界中,远景还会更深入的参与新能源资产的开发。今年3月,耐克在江苏太仓落地中国首个风光一体零碳智慧物流园,远景为耐克中国提供了新能源发电、能源管理和碳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发电环节,远景投资建设了2台单机容量3兆瓦的分布式风机,与园区3.47兆瓦的分布式光伏一起帮助物流园实现100%使用绿电,并且还有30%的余电可以上网。

这类跨界的企业名单正在不断拓展,医药领域的勃林格殷格翰,建筑材料领域的圣戈班,贸易领域的丰田通商⋯⋯

据《财经》观察,尽管碳中和趋势在近两年极速升温,但在地缘政治、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活下来是许多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减碳意味着投入,往往是行业头部企业的主动作为,减碳作为一个市场,还远未到高速发展期。那么,当前什么样的企业是目标市场?

对此,孙捷表示,目前远景服务的企业主要是自愿减排的企业,它们当中有些加入了国际性减排倡议,如RE100(100%使用可再生能源)、CDP(碳信息披露)、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UNGC(联合国全球契约)等,有了相应的减排目标,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类企业是远景优先服务的对象,其中相当部分是外资企业。另一类是价值链的链主企业,由于自身的减排目标,对供应链、产业链上的企业也提出了减排要求。

“当你每天在喝着咖啡、汽水,穿着跑鞋,开着电动车,这些场景背后都有远景的零碳技术方案在默默赋能,让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绿色低碳。远景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但我们通过赋能企业,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孙捷表示。

 

收藏

相关文章

感谢您对晚点的喜爱,您可扫码关注公众号,我们将为您推送每日新闻要点及最新报道

您可扫码关注公众号,我们将为您推送每日新闻要点及最新报道